沙僧在山中尋找食物。
山路極不好走,到處是懸崖峭壁崎嶇,迭嶺層巒。
天氣極為寒冷,正是臘月寒天,朔風凜凜,滑凍凌凌。
走了不久,沙僧發現路盡頭有一處澗。澗邊立有一塊石碑。沙僧靠近一看,石碑寫着鷹愁澗三個字。
原來這裡是蛇盤山鷹愁澗。
涓涓寒脈穿雲過,湛湛清波映日紅。千仞浪飛噴碎玉,一泓水響吼清風。
沙僧這才知道他們已經到了白龍馬的地盤。
沙僧心裏納悶:「已經到了白龍馬的地方,師父怎麼不說?」
他哪裡知道,唐三藏現在的心思完全不在白龍馬身上,也不在取經上!
此時此刻,唐僧正在想辦法去求教豬八戒的《風月寶典》。
沙僧也管不到想那麼多,朝澗內大呼:「白龍馬!白龍馬!」
小白龍正伏在那澗底中間,潛靈養性。只聽得有人喊他,急縱身躍浪翻波。
只見那澗當中響一聲,鑽出一條龍來,推波掀浪,攛出崖山。
小白龍跳將上來道:「是哪個在這裡喊我?」
沙僧見了小白龍,大喜道:「師弟,是我,我是悟凈!
小白龍見是沙僧,變作一個人相。
小白龍驚詫道:「師哥,不在流沙河玩耍,怎麼有空跑到小弟這裡來了?」
沙僧道:「師弟,不光我來了,師父,二師兄他們都在這!」
小白龍驚詫道:「怎麼有閑心跑到這荒無人煙的地方來了?」
沙僧道:「師弟,我們過來自然是找你!」
小白龍馬道:「師哥,取經行動又開始了?」
沙僧道:「師弟,正是如此。」
沙僧道:「自從上次取經行動被停止。大家分散後,師父面壁思過,心存悔悟。誠摯感動如來。如來派弟子告知師父,允許師父重新組織取經,以功補過。」
白龍馬擺手道:「師哥,我不去了!西方路這等崎嶇。唐僧凡僧,兒女情長。幾時能到西天?一路多災多難,如何修成正果?」
沙僧道:「師弟此言差矣。我們身處業障,需保護唐僧取經功成,才能超越自身,重獲金身正果。
「想當初我學道時,盡心修悟,今天身困天災,怎能倒生懶惰?佛門以寂滅成真,須是信心果正。」
白龍馬心心領諾。
沙僧見白龍馬被自己說服了,很高興。
白龍馬本身也很想通過取經,改變自己的龍運。畢竟白龍馬是條有罪的業龍。
小白龍回去拿來鞍轡韁繩,順便給師父,師兄帶些食物。
沙僧帶着白龍馬回去見師父。
白龍馬前來,雙膝跪下,對三藏叩頭,道:「師父,弟子小白龍不知師父到此,失迎」。
唐三藏大喜。扶起小白龍高興道:「小白龍過去一路護送師父不辭辛苦,任勞任怨。為師很是感激。今天感謝佛祖恩准,繼續取經,皆大歡喜。」
「今天,萬象更新,一切從頭開始。師父給你起個法名,龍悟乾。」
易云:「乾,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」
白龍馬謝過師父。
唐三藏道:「再次取經,人人皆需脫胎換骨。悟乾今日起不必化馬,以人相與我們同行。」
小白龍連連謝絕師父,道:「弟子心甘情願為師父坐騎。再者這是觀音吩咐,悟乾不敢違背。」
沙僧勸師父,沒有白龍馬不行,腳力跟不上。
唐三藏擺手道:「為師謝謝大家好意,今日大家皆獲得重生,再次取經,要同甘共苦。」
唐三藏心想,越慢越好,走不到西天才好。
這樣自己的謊言才不會很快被發現。
豬八戒也勸師父不必辛苦自己。豬八戒誤以為,師父這是自己懲罰自己。
但唐三藏決心已定。
小白龍只好遵從師父的決定。
從此,小白龍由坐騎變成唐僧的秘書。
師徒進齋!
師徒東進花果山,路途有個月平穩。
離花果山還得三月久!
一日,猛抬頭見一座高山。
豬八戒道:「師父,還記得此山不?這山正是浮屠山。」
浮屠山是烏巢禪師修行的地方。
烏巢禪師曾傳唐三藏《多心經》。
唐三藏悟徹了《多心經》,打開門戶。
常存常念,一點靈光自透。
唐三藏合掌,吩咐徒弟們去參拜烏巢禪師。
誰料這次參拜,引出烏巢禪師的驚人秘密。並給唐僧再次取經指明了新方向。
烏巢禪師有什麼驚人秘密?
烏巢禪師有何妙法?
歡迎繼續閱讀。